
教師參與培訓情形
本校積極推動教師專業成長,透過多元管道提升教學效能:
一、教師自主學習:調查顯示,超過87.9%的教師會參與校外研習或閱讀專業書籍,顯示高自主學習意願。
二、校內增能活動:113年辦理多項培力研習與活動,主題涵蓋課程設計、地方文化與法律素養,以強化教學專業知能,如下表所示。
三、免費選修課程:提供教師每學期免費選修一門課程的機會,不僅促進自我進修,也增加了教師間的交流與跨領域合作。
本校於113年辦理教師培力研習說明如下:
研習主題 | 研習內容 |
113/08/26 課程安排與班級經營分享 主講人:林美惠老師 | 本場研習針對戶外課程安排與班級經營進行分享。內容涵蓋生態與植物觀察、實地探訪、自然解說等課程設計技巧,並強調課前、課中與課後之安全提醒及應變措施,以確保學員安全。 在班級經營部分,強調建立互助合作的學習團隊,透過分組活動與集體討論,強化學員間互動與凝聚力。老師也透過戶外活動了解學員需求,提供支持與鼓勵,深獲好評。 |
2024大三鶯走路節- 解說員培訓工作坊 | 透過實地踏查與專家講解,增進教師對地方生態、文史與自然景觀的認識。培訓內容包含模擬導覽講解,提升解說員的現場操作能力,強化師資於地方文化、生態教育與社區創生方面的實務素養。 |
113/10/29 認識與品嚐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| 由林美惠老師帶領,透過影片導入介紹常見可食用野花野菜及毒性植物,並進行校園實地觀察。最後安排品嚐花茶與點心,讓參與者深度認識自然野食文化,推廣健康、自然的飲食理念,並增進與自然環境的連結與關懷。 |
生活法律研習- 了解智慧財產權、圖文AI使用沒煩惱 主講人:李欣怡老師 | 說明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基本概念,探討課堂活動拍攝、學生錄音錄影之合法性與潛在影響。課程亦說明肖像權相關規範,提升教師在新媒體時代的法律素養與實務應對能力。 |
「一里一故事」 地方走讀與文史寫作推廣 | 鼓勵教師、學員及社區民眾參與走讀活動,撰寫地方文化故事並投稿出版叢書。此計畫促進社區文化保存與人文關懷,入選作品可獲稿費獎勵,進一步凝聚社區參與力。 |
師資共學與增能辦理情形及鼓勵措施
為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、跨領域整合能力與地方知識應用,本校積極辦理各類師資共學與增能活動,透過實地體驗、專業講座及數位技能培訓,增進教師對美學、環境、文化與科技的整合應用。本校也持續透過專案補助,提供出席費與全額鐘點費,以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共學活動與教學創新。113年度辦理情形如下:
主題 | 參與對象 | 研習內容 |
113/06/29 校園之美- 跨域跨校共學交流 | 教師、志工、與學員 共計約50人 | 教學現場一:導覽與在地認識 由林烱任老師帶領教師們透過實地踏查,認識三峽地區文化景觀與生態環境。 由林美惠老師介紹校園中常見植物與其生態價值。並透過北部步道生態影片觀賞,討論步道沿線的自然生態與保育意義。 |
教學現場二:藝術寫生與攝影教學 由3位師資高燈立老師(油畫)、林國勇老師(水彩)、楊孟玲老師(手機攝影技巧)帶領,實地觀察校園環境並進行藝術創作,提升美感教育與創作技巧。 | ||
教學現場三:手作體驗活動 由3位師資王莎莉老師(小吊飾皮件製作)、姜淑英老師(百荷胸針DIY)、詹琬婷老師(陶藝體驗)帶領,藉由工藝實作引導學員認識材料、體驗創作過程。 | ||
教學現場四:論壇分享與餐敘交流 主題:「文史生態講師的在地視野-作品分享」 討論:「如何以美學轉譯地方知識」 內容:講師分享教學成果與觀點,並與學員進行深度對談,促進教育理念與在地實踐結合。 | ||
師、工、學種子計畫- 線上GIS數位走讀地圖製作 | 教師、志工與學員 共計30餘人 | 本次種子培訓課程於113年11月6日至12月3日舉辦共五場,由南港社區大學周聖民老師授課,主題為GIS(地理資訊系統)應用教學,結合地方走讀案例進行實作。 課程內容包括GIS基本理論、操作技巧與實務應用,幫助學員建立地圖製作與空間資料整合的能力。周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授課,並透過互動引導,讓參與者能快速掌握GIS應用,具備初步規劃與實作能力。 此外,課程引導學員運用在地文化、生態與歷史資源設計地圖內容,培養跨域整合思維。課程成效良好,學員學習意願提升,並建立穩定學習社群,為未來在地知識的數位應用奠定基礎。 |
「公民美展」 | 計4班師生 共同佈展 展期60天 | 展出地點:三峽區公所 本校「書法之美」(藍立郎老師)、「書法奔放之美」(潘建銘老師)、「形與塑談手捏陶藝」(詹琬婷老師)及「帶著手機去旅行」(郭章傑老師)等四門課程,師生作品於區公所二樓藝廊展出,讓洽公民眾在辦事之餘,也能欣賞書法、陶藝與攝影創作之美,展現社大多元學習成果與藝文生活的融合。 |
【新年快樂】 113年秋季班 期末師生聯展 | 計20班師生 共同佈展 | 展出地點:三峽區歷史文物館 展出涵蓋植物生態、陶藝創作、書法、禪繞畫、皮件製作、手工皂、藍染、攝影、花藝等多元領域,由各班教師與學員共同呈現成果。活動除展示學習成果,亦提供觀摩、交流與共學機會,深化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精神,豐富整體學習歷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