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鶯社大《三鶯的100個視角》新書發表

社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經營「三鶯社區大學」,已邁入第五年。依據教育部「社區大學發展條例」,訂定辦學目標:「多元學習的創造、地方文化的發展、環境永續的推動、公共關懷的深化」,將地方學設為核心本位,為豐富並累積地方學知識庫,地方學系列叢書的出版是重要使命。

三鶯社區大學副校長潘蓬彬表示,《三鶯的100個視角》第一輯分五單元:「壹、校園之美」,以校本部三峽國中為題,邀請社區藝術家、友校美術老師蒞校交流,詮釋了我們看似尋常的校園,印證美是一直客觀地存在。「貳、記憶與思念」,台灣通林衡道教授(1915-1997)的名言:「看古蹟像看花要趁早」,三鶯地區因人口聚集及經濟頻繁使得景觀城市化,期使將往昔美好風情、珍貴回憶永留存。「參、家鄉美景」,鶯歌是國際知名的陶都;三峽以祖師廟為中心形成老街聚落,又有茶香筍香豐饒農產,咱家鄉如此多嬌。「肆、獨特的觀看」,《觀看的方式》作者約翰伯格(John Berger,1926-2017)說:「戀人的目光就是一切,再多的擁抱或言語,都比不上戀人的凝視。」特寫小景見微知著,就是一種如戀人般的美好凝視。「伍、走讀他鄉」,在移地課程中,學習其歷史發展脈絡,感受當地居民記憶與情感,進一步的表達對家鄉的反思。

三鶯社大自然生態、文史、攝影、繪畫…等老師們,跨領域的打破學科藩籬,帶領學員們採取了主題式的協同教學,潘蓬彬指出,該系列叢書是由社大工作同仁戮力以赴完成彙整與編輯,表達出學習是一種課程意識。師、工、學共同協力,以美學轉譯出可活用的首部地方學。

新聞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250316000503-260107?chdt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