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張里自清朝嘉慶年間開墾至今已逾兩百年,雖是三峽第二小的里,卻蘊藏深厚的信仰與歷史記憶。👣方文樹老師帶領「走讀八張里」,從清水街沿三峽河畔一路走至八鞍大橋,透過腳步與故事,重新看見信仰如何在地深根、與文化共融。
行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地點之一,莫過於三峽基督長老教會⛪。這座由馬偕牧師於十九世紀創立的教會,是馬偕在北部設立的第十三所教會,也是他宣教歷程中與艋舺並列最艱難的設教地點。當年在地方信仰極為強盛的三峽,馬偕的宣教步伐雖屢遇挑戰,卻也為福音開啟了新頁。
現今的教會重建工程,將保留展現「信仰與文化融合」的精神。建築結合閩南式建築及巴洛克風格,成為中西合璧的典範,也延續了三峽老街歷史聚落保存的價值。
除了信仰足跡,方老師也帶領學員回到1920至1930年間輕便鐵道最盛行的年代。您知道嗎?三峽老街曾有鐵道!當時的「輕便車」又稱台車,以人力手推運行。三峽曾是樟腦、煤礦與茶葉的集散地,當年輕便車穿梭於三峽、鶯歌與大溪之間,帶動地方商貿繁榮。
📍有趣的是,老師特別提到,台灣南北縱貫鐵道全長不過400公里,而輕便鐵道在全台的路線總長竟超過1,300公里!早年的三峽就有好幾條輕便軌道,沿途留下許多舊時代的足跡與故事。
🌸沿八張左岸漫步,河畔風光與美人樹花影交織,遙想昔日街景風華——八張里讓我們看見信仰、文化與土地最動人的樂章。
#三鶯社大 #走讀八張里 #一里一故事 #三峽基督長老教會 #馬偕牧師 #輕便鐵道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