🌸一里一故事🌸-鶯歌二橋里

11月9日,本學期一里一故事第四場次的行腳來到鶯歌二橋里。由陳文敏老師及二橋里李金量里長,為大家述說當地的宗教歷史故事,一個地區居民的生活通常與宗教寺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來聽聽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們的打拼故事!
🏮永安宮土地公廟是在乾隆三年興建,日治時期古冊記載信徒人數達到2000人,香火相當鼎盛,已過近三百年香火的洗禮,可以看的到連主殿上方懸掛的4個紅燈籠都已被信眾的香火燻黑至整顆發亮,僅隱約能看到些微的暗紅微微露出,可見當時這間廟的來往人潮之多。
🧙🧙‍♂️永安宮主殿供奉土地公及土地婆,二尊皆為整顆石頭雕刻而成,土地公手持法器為如意與元寶,看顧文人與商人,土地婆則手持扇子,坊間傳說可扇斷桃花,較為可惜的是,雖然是乾隆三年建造的,但此廟經過三次改建而無法申請列入市定古蹟。
🐛地方特色與行業方面,約在50年前,二橋里這邊有著精致傳統工藝品-蟲包,蟲包是利用生長在相思樹上蓑衣蟲的巢袋為原料,經泡水、搓揉、剪裁等前置作業,並結合原住民與自然元素編織、拼接而成如包包、皮帶、皮夾、領帶、鞋子等時尚配件,因作工精致加上防水又耐用,有好一陣子風靡全台灣時尚圈甚至外銷日本、香港,全盛時期二橋里家家戶戶幾乎都在製作蟲包的前置作業。隨著時代的變化,農藥開始普及並大量使用後,蓑衣蟲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,這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便逐漸消失,也被人民所淡忘,此次走讀喚起不少長輩們的記憶及共鳴,也有部份較年輕的民眾驚嘆第一次聽到有此精緻工藝。
走讀,不是只是路過經過,更多的是知曉這片土地曾經發生過的各種事,密切注意三鶯社大FB,我們的走讀內容多元又精彩,錯過可惜!